一、作业前准备(Pre-operation Checklist)
1.模具预处理
拆卸所有水路附件(堵头、密封圈),按GB/T 1235-2007标准记录安装位置
压缩空气吹扫(0.4-0.6MPa)清理可见碎屑,使用1080P内窥镜检查并记录堵塞位置、结垢厚度(分辨率≥0.05mm)
2.设备检查
快换接头密封性测试(ISO 16028标准,泄漏量<5ml/min)
清洁剂配置:5-8百分比浓度(pH 10-12,适配铝合金/钢材模具,GB/T 23312-2020)
过滤系统:主循环≥5μm保安过滤器,回水≥25μm粗滤
电气校准:加热温度偏差≤±2℃(50-80℃可调),压力传感器精度±0.5百分比FS(0-10MPa量程)
二、工艺参数设定(Process Parameters)
1.阶段式清洗参数
预洗阶段:80-120L/min流量,0.8-1.2MPa压力,40-50℃水温持续5-10分钟
化学清洗:60-80L/min流量,1.5-2.0MPa压力,60-70℃温度持续30-60分钟(适配<0.5mm结垢)
漂洗阶段:100-150L/min纯水流(电导率<10μS/cm),0.5-0.8MPa压力
干燥阶段:200-300L/min压缩空气(露点<-40℃),0.6-0.8MPa压力
三、清洗执行流程(Operation Procedure)
1.模式选择
自动模式:常规结垢(碳酸钙、脱模剂残留),系统自动匹配历史清洗方案
手动模式:顽固堵塞(配合5-10Hz脉冲功能,GB/T 25156-2020标准)
2.实时监控
压力波动>15百分比触发报警(如主泵压力突降提示管路堵塞)
电导率监测:化学清洗阶段上升速率>50μS/min时提示清洁剂更换
温度记录:每5分钟保存数据(历史曲线存储≥6个月,ISO 29550追溯要求)
3.安心防护
人员防护:穿戴耐酸碱手套(EN 374-3标准,突破时间>480min)、防护面罩
环保处理:酸性废气经中和塔处理(pH 6-9,符合GB 16297-2020排放标准)
四、效果检测与记录(Inspection&Documentation)
1.清洗效果评估
流量测试:清洗后流量≥初始值90百分比(流量计精度±1百分比,GB/T 778.1-2018)
内窥镜复检:残留量<0.1mm²/cm²(分级标准:A级-无可见残留)
材质检测:表面粗糙度Ra变化<0.2μm(白光干涉仪,ISO 4287标准)
2.合规记录
填写《清洗作业报告》:包含模具编号、清洁剂批次(附MSDS报告)、检测数据(流量前后值、内窥镜影像编号)
记录保存:纸质版5年,电子版区块链存证(哈希值:0xABCDEF...)
五、设备维护与保养(Maintenance Protocol)
1.每日维护
液槽清洁:排空残液,软质毛刷刷洗(禁止金属工具)
滤芯更换:初级过滤(8小时)、硬件过滤(24小时)
2.月度维护
泵组保养:机械密封泄漏量<5ml/h(ISO 21049),轴承润滑(Klüber NBU 15高温脂,填充1/3腔体)
管路清洁:0.5百分比过氧乙酸溶液循环30分钟
3.年度维护
压力系统校准:主泵全量程(0-10MPa)误差<±0.3百分比FS(CNAS认证),脉冲频率偏差<±0.5Hz
六、智能化升级方向(Technology Trends)
AI视觉检测:结垢识别算法(0.05mm微小结垢检测,准确率98.7百分比),自动生成匹配度≥90百分比的清洗方案
数字孪生:三维水路建模(精度±0.1mm),实时模拟流场并预测维护周期(误差<5百分比)
绿色工艺:超临界CO₂清洗(替代化学药剂,符合GB/T 39711-2021),废水回收系统(回收率≥85百分比,TDS<100ppm)